员工风采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巧匠展“绝活” 不负昼夜功
当华吉师傅驾驶着3吨重的叉车,准确地将钢丝穿过平台上仅有0.2mm针孔的缝衣针时,屏住呼吸围观的嘉宾额头上的汗水也瞬时落下,掌声在夏日里绵延许久……
塞北好风光,巧匠入麟州
2010年3月,年仅20岁的华吉走出了从小生长的山村,只身来到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成为一名钳工。
20出头的毛头小子少年意气。刚开始工作,大型支架、各种型号采煤机让华吉磨拳霍霍,但当几十米高的天车从头顶轰隆隆平移过、各种型号叉车从身边稳健行驶,华吉开始“手痒痒”。一开始华吉认为叉车就是普通的机械设备,只要认真练习技能就能完全驾驭,但随着操作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在岗位上叉车司机高超的驾驶技术和精准的操控能力往往能事半功倍时,华吉有了新的努力方向。
“我在工作中开始建立起了干活仔细、精益求精的习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开始有意识地练就操作技能。”职业的责任,让这个青涩的小伙以一种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速度成长起来。
2021年11月华吉的“绝活”——“叉车穿针”项目在陕西省职工科技节被授予陕西省职工绝技绝活绝招叉车精细化操作奖。回想起过去,为了将“绝活”完美呈现,本就勤奋刻苦的华吉天天“玩命儿”似地练习。
“那是一步都不能出错的。”汗水被华吉紧皱的眉头分流进了眼睛里,他的眼睛却紧紧盯着叉车前叉上面的那根绣花针。往前一点儿,再往前一点儿……在距离地面一米多高地方的铁架子上,摆放着一个白色的塑料泡沫,上面放着一根针孔仅有0.2mm的普通绣花针。华吉需要驾驶叉车在短短十几秒内,将车开到塑料泡沫前,准确地将绑在叉车前叉上的细钢丝插入绣花针的针孔中,然后将绣花针挑起。
在叉车的庞大体型前,若是不细看,连那根针都发现不了,更何况是细如发丝的针孔。“我得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从2mm到0.2mm,每一个规格的绣花针我都练过上百遍,练到一次失误都没有,那才算成功了。”
汗水来浇灌,滴滴是功夫
学技术、练技能、增才干,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煤炭工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神南产业发展公司何建军驾驶WC55E铲板式支架搬运车,发出低鸣声,开始挑战“铲板车灯上断丝”。
车长10.1m、宽3.2m、高2.2m铲板车上固定的角磨机,5分钟内逐一割断固定3个灯泡顶端1cm处20cm长的铁丝,还要保持灯泡完好并且正常发光。司机超强专注力和心理素质确保工作过程中能精确快速地完成设备对位安装任务,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说起“铲板车灯上断丝”,何建军回忆,有一次看短视频看到有人在鸡蛋上切割铁丝,这一幕深深吸引了他。适逢“陕煤杯”2020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公司举办,征集“绝技、绝招、绝活”,心血来潮的他就想着自己天天和大型设备打交道,何不借此机会秀一把?下班后,他跑去市场一次买了几十个鸡蛋找来角磨机和桌子,躲在项目部彩钢棚里的宿舍闷头练习,大夏天的,衣服和着汗水能拧出水来。刚开始,角磨机抖得厉害,稍不小心,钢丝绳就会断裂,随之破裂……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何建军除了成功掌握鸡蛋上切铁丝的技巧外,还解锁了一项新技能——“铲板车灯上断丝”。
持勤来补拙,不负昼夜功
“‘生命柱’精准起伏,可以不看刻度,将矸石塌落物顶到指定高度,将被困人员及时救出。”救护队员的“绝活”“生命柱”精准起伏,让矿山救护队员在特殊的工作环境视线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能缩短救援时间,保障安全救护。与时间赛跑,他们的“绝活”注入了“应急救援”的情怀。
“我的‘一口清’没啥技巧,就是静下心来背诵。白天上班没有时间,只有晚上回家对着家人讲,讲得多了3岁女儿偶尔也能背出几个数据。”崔卫鹏说起自己的“绝活”——“人员结构一口清”时讲道。
将神南产业发展公司人员结构分别从年龄、工龄、籍贯等十个方面来分析,300多个数字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一口说得清、全部说得透,并且百分百精准,从“一门熟”到“一口清”,进一步成为“活字典”,是产业人勤学、勤业的真实写照。
心炽热、技过硬,奋斗刚好。汽车过瓶口、铲板车穿针破气球、天车倒红酒、蒙眼拆装阀、天车点蜡烛……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三绝”操作背后是神南产业人匠心、智慧与勤奋,有情怀更有责任。(侯姣)